有专家指出,随着医疗大数据的规范和不断完善,在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移动支付等方面,大数据将会给百姓带来更加便捷的应用服务。毋庸置疑,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在个人就医、保健、医保方面,还是在医疗科研方面,健康医疗大数据都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1何谓健康医疗大数据
在明确什么是健康医疗大数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数据。所谓大数据,指的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这个数据集合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来衡量。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那么,什么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呢?健康医疗大数据指的是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的汇聚和聚合。也就是说,从受精卵到一抔黄土,生命的整个过程都将被记录在数据轨迹里,它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就医的便捷、自我管理、个性化治疗,还将推动生命科研以及政策决策等方面的进步。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该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特别广,有惠民方面的健康医疗服务的数据、卫生政策决策的数据,还有科学研究的数据,比如,精准医学、个性化治疗、个性化预防都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会主任委员代涛表示。在健康医疗服务中,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分级诊疗等健康咨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这些都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撑。另外,在决策方面,医院的临床决策支持、行政的决策支持,都离不开大数据支持。原来都是报表数据,现在都是事实生成的数据。科学研究方面,精准医学是医学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和发展趋势,精准医学未来是颠覆性的创新,包括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大数据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既关系到医疗,也关系到民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非常重要。”代涛指出。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绍:“通过平台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多功能插座,无论什么样的插头,你往这儿一插,电就可以过来,这就是平台的主要作用。”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行了7年,但是不少人还是抱怨看病难、看病贵,不少医生还是一号难求,不同医院的检查结果不仅互不承认,且医保报销困难重重,而这些问题,未来在大数据面前将迎刃而解。
“信息化时代,健康医疗大数据大有可为。‘大数据+医疗’模式,正疾步向我们走来。”有媒体如是评论。有人甚至大胆地预测,大数据将给健康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健康医疗大数据带来哪些好处
对于大数据带来的好处,群众体会最深的是挂号和支付,通过下载使用APP,比较好地解决了排长队、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就诊过程等问题。
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现有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不过,其间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张锋表示,这个过程中有一些APP号称医疗APP,但不是很专业。“下一步,我们要做医疗APP相关的应用评估,比如怎样确保患者的安全、是否符合诊疗的规律,同时有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等。”
随着在医疗实践当中的应用和推广,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会极大地满足人们进行个性化保健消费的需要,还将很好地解决患者分诊问题。“当前很多患者不管是什么病,都涌到大医院,导致原本针对疑难杂症的医院和专家,每天都要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诊断感冒发烧。这其实反映的是我们的体制没有一个很好的分流,老百姓对医学健康知识的匮乏,所以才导致今天看病难依然存在。”一位奋战在医疗大数据前沿的一线实战人员表示。
如何破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换句话说,该如何让健康医疗大数据落地?在这方面,不少相关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头。媒体报道,某移动健康咨询APP目前已沉淀了3000万量级的医患问答数据,主要集中在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用户在提出问题后,后台用大数据自动匹配类似的历史问题及相关症状的信息呈现给用户,给出诊断相似度比例由高到低排列的医生回复。某网站通过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结合医院、医生、医药企业等打造一站式健康服务闭环,该网站基于健康大数据,实现了健康干预、风险提示等惠及百姓的众多举措……目前注册用户超过1个亿,日独立访客超过2000万人,其中患者及患者家属占比78.8%。
未来,如果能够把老百姓就医的数字医学足迹很完整地记录下来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一个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管理一体化的电子云服务。也就是说,老百姓以后去看简单的病或者有不舒服的时候,大部分患者在其社区就能解决;一些难点的问题可以在就近的医疗机构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则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以“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方式解决。
《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管理,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重点在医疗机构之间全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加快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就诊流程优化、医疗保健信息查询服务。
在大数据发挥作用之前,最先起步的应该是大数据的融合贯通。虽然当前每个医疗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做到融合贯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每个医疗机构对医疗信息的标准都不同,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提倡要标准统一,但是至今没有统一,所以大数据第一步要做的便是规范病例标准,同时医生随意写病历的情况也需要修正。”一位医疗信息的专家表示。信息化建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孤岛和烟囱在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很多业务的需要先建先行,但走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就需要集成、整合和共享、应用、开放。”进行孤岛和烟囱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跨部门数据资源的密切配合和统一归口。
3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前景分析
推进医疗大数据应用,一是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二是集成医学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支持系统,拓展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传染病疫情预警等应用。重点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便民惠民应用,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三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是未来健康服务管理的新趋势。
运用大数据,可以建立健康档案等基础数据库,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利用大数据,将各种健康数据、各种生命体征的指标,集合在我们的数据库和健康档案里面,然后再通过可穿戴设备,及时监控血压、心率等方面的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进行健康提醒。”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介绍。现在部分医改试点省开展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等方面的探索,在后台的大数据支撑下,所有的常见病例、既往病例,都能记录在案,医生可以通过有效、连续的诊疗记录,运用大数据支撑,给病人制定优质、合理的诊疗方案。也就是说,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优质医疗资源的延伸放大有了更扎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成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模式是智慧医疗领域里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方式。这一方式的落地将让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成为可能。事实上,这一领域的医疗信息化工作2009年就已启动,“现在终于到国家级文件推进平台开发了。通过平台开发促进信息共享,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和一个发展策略。”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绍称,“但是,要做到‘统一’、‘权威’,压力还是很大,因为平台主要作用是一种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的作用,不同的系统,再大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在这个过程中,目前,仍需在医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艰苦探索,鼓励和规范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研究,从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不断发展和完善。
有专家进而指出,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有利于改进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而且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正把西方兴起的‘大数据’理论与经典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结合起来,以之改善其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有媒体评论。